|
|
1、此次中方对进口加拿大菜籽油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影响可能有限。最大的影响可能更体现在心理层面,市场较为担心中加贸易摩擦继续升级,进而影响到未来进口菜籽的供应。 2、尽管预计对加拿大、美国进口猪肉加征一定的关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,但关税调整仍为国内养猪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。同时,进口减少能对市场带来正向的提振作用。预计短期内猪肉价格会迎来企稳行情。 3、国内菜粕供应端近期将收紧,菜粕价格走高的概率偏大。另外,菜粕进口受阻后,国内豆粕替代菜粕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。 4、对进口美国棉花加征一定的关税有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应端压力,达到企稳市场的目的。 5、在实际生产中,豆粕与菜粕的互补使用(如豆粕:菜粕=3:7至5:5)往往是性价比和营养平衡的最佳选择。 一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、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公告 2025年3月3日,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%关税。美方单边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做法损害多边贸易体制,加剧美国企业和消费的人负担,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。 3月4日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》等法律和法规和国际法根本原则,经国务院批准,自2025年3月10日起,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。有关事项如下: 2、对高粱、大豆、猪肉、牛肉、水产品、水果、蔬菜、乳制品加征10%关税,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2。 3、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,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,现行保税、减免税政策不变,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。 4、2025年3月10日之前,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,并于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2日进口的,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。 加拿大政府宣布,自2024年10月1日起,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%关税;自2024年10月22日起,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%关税。加方措施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,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,构成对中方的歧视性措施,严重损害中方的合法权益。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》等法律和法规和国际法根本原则,经国务院批准,自2025年3月20日起,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、油渣饼、豌豆加征100%关税;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水产品、猪肉加征25%关税。 每年国内菜籽油进口依存度达到20%-23%。主要进口来源国分别是俄罗斯、阿联酋、白俄罗斯。根据粮油商务网数据,2024/25年度中国预计进口181万吨菜籽油,国内产量742万吨。我国从加拿大主要进口油菜籽,总量占国内菜籽总供应的近四分之一,但很少直接进口加拿大菜油,2024年仅进口加菜籽油477吨。因此,此次中方对进口加拿大菜籽油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影响可能有限。最大的影响可能更体现在心理层面,市场较为担心中加贸易摩擦继续升级,进而影响到未来进口菜籽的供应。 从整体来看,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。2024年,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减少,根本原因是国内白条猪肉供应充足,对外依存度逐年走低。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2024年肉、牛肉和鸡肉的总进口量为603.70万吨。其中,从美国的进口量仅为58.69万吨,不足国内整体供应量的1%。 农业农村部,2024年国内猪肉产量为5706万吨,同比下降1.5%。2024年肉进口数量为107万吨,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48万吨,同比下降30.8%。 根据海关总署猪肉产品进出口数据,2024年全年猪肉产品(包括鲜冷冻猪肉、猪副产品、加工猪肉)总进口量229万吨,同比下降15.47%;进口金额346.81亿元,同比下降23.53%。2024年,中国从美国的猪肉进口量约为7万吨,占全年进口总量的6.54%,占国内猪肉总供应量的千分之一左右。 尽管预计对加拿大、美国进口猪肉加征一定的关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,但关税调整仍为国内养猪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。同时,进口减少能对市场带来正向的提振作用。预计短期内猪肉价格会迎来企稳行情。 2024年9月26日,商务部发起就加拿大对华相关限制性措施的反歧视调查。2025年3月8日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5年3月20日期,对原产于加拿大部分进口食品加征一定的关税,其中对菜子油、油渣饼、豌豆加征100%关税,对水产品、猪肉加征25%关税。中加贸易摩擦影响或扩大,或导致国内菜系供应整体收紧。 因中方将对加拿大进口菜籽饼额外征税100%,菜粕供应将显著收紧。根据粮油商务网数据,2024年国产菜粕1234万吨。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进口菜粕总量为275万吨,其中,从加拿大的进口量占比较大,约为202万吨,占总进口量约74%,占总供应量约13.4%。 未来两个月国内进口菜籽到港量偏低,也将助推菜粕走高。粮油商务网预计,2025年3、4、5月份,国内进口菜粕到港量分别为21万吨、21万吨、24.5万吨,低于去年同期的24.5万吨、21.61万吨、30.44万吨(海关数据)。考虑中方并未对加菜籽加征一定的关税,留下了回旋余地,预计未来国内增加进口加菜籽的概率较高。 综合来看,国内菜粕供应端近期将收紧,菜粕价格走高的概率偏大。另外,菜粕进口受阻后,国内豆粕替代菜粕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。 中方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10%关税,直接引发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上升,美豆进口榨利进一步下滑,从长远来看,市场将会更为依赖进口巴西大豆,而对美豆的依赖会降至极低水平。 中方宣布对美大豆加征一定的关税后,巴西大豆价格相对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期货合约的升水上涨70%,反映出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。Cepea指标显示,在帕拉纳瓜港,3月发货的大豆出口升水达到每蒲式耳85美分,为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。 中方对美国进口棉花加征15%关税的直接结果是导致美棉进口成本显著上升,但由于近年来巴西棉的替代作用慢慢的变大,因而对于国内棉花市场的冲击是有限的。 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国进口美棉 87.6 万吨,占当年中国棉花进口总量的 33.44%,而从巴西进口棉花110.2 万吨,占比为 42.10%,巴西棉正成为国内占比最主要来源地。 2024/25年度国内棉花市场供应相对宽松,国内棉花价格降至低位,多数企业面临经营困难问题。降低进口端压力,有利于国内棉花市场企稳。因此,对进口美国棉花加征一定的关税有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应端压力,达到企稳市场的目的。 近年来,受巴西玉米价格上的优势,我国从巴西进口玉米远超美国和乌克兰,占比达进口总量的47%。同时,美玉米进口占比由2021年的70%降至2024年的15%,我国对美玉米进口依赖度减弱。 在水产养殖中,豆粕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菜粕,但需根据具体养殖品种、饲料配方设计以及加工工艺进行科学调整。以下是两者的对比与替代可行性分析: 高蛋白需求品种:如对虾、鲈鱼等对蛋白质需求高的品种,豆粕可提供更优质的氨基酸组合,尤其是赖氨酸,可部分替代菜粕(替代比例可达20%-40%)。 成本可控时:若豆粕价格波动较小,且配方中其他原料(如鱼粉)用量较低时,可优先选择豆粕。 甲壳类养殖(如虾):菜粕的含硫氨基酸(蛋氨酸、胱氨酸)更丰富,对虾类蜕壳生长至关重要,完全替代可能需额外添加合成氨基酸。 高纤维耐受品种:如草鱼、罗非鱼等对纤维耐受性强的鱼类,菜粕的纤维可调节肠道健康,替代后需补充纤维或调整配方。 补充蛋氨酸:豆粕蛋氨酸含量较低,替代菜粕时需添加蛋氨酸(如DL-蛋氨酸)以满足需求。 赖氨酸利用:豆粕的赖氨酸优势可减少鱼粉用量,但需注意与其他原料的协同效应。 罗非鱼饲料:豆粕可替代50%-70%菜粕,配合玉米蛋白粉和氨基酸补充,饲料转化率(FCR)无明显差异。 对虾饲料:豆粕替代30%菜粕时,生长速度提高,但需额外添加0.2%-0.3%蛋氨酸。 豆粕可以替代菜粕,但需根据以下原则科学调整:1.部分替代优于完全替代。混合使用可兼顾成本、营养和环保。2.动态调整配方。结合养殖品种、生长阶段和原料价格灵活设计。3.强化加工工艺。通过发酵、酶解等技术提升豆粕利用率,降低抗营养因子影响。 在实际生产中,豆粕与菜粕的互补使用(如豆粕:菜粕=3:7至5:5)往往是性价比和营养平衡的最佳选择。 |
|
相关新闻
推荐产品
|
联系人:孙经理
手 机:13864483567
电 话:0533-5751697
公 司:乐鱼官网入口
地 址:淄博市淄川张博路电磁厂南50米路西